中国 | 后河 共享绿色生态之美

后河管理局荣获“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”称号

发布时间:2023-02-28   阅读:1251

近日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《关于表彰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》,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被授予“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,湖北省入选四个,该局是全省唯一获奖的自然保护地。

近年来,后河管理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,深刻把握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保护第一,把保护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,主动守好生态文明主战场,勇当生态保护排头兵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生态保护之路。坚持保护优先。停止一切基础设施建设,把辖区内355户居民的基本信息等建立“一户一档”,实行动态分类管理,加强重点监测,抓好联防联控。用新的技术标准开展勘界立标,更新和增设界碑、界桩和宣传标识,坚决守住生态保护“基本盘”。创新保护理念。聚焦保护区监管能力提升,推进数字化保护区建设,建成了一个监测平台加N个应用APP“1+N”信息监测管理平台,形成“天空地一体化”管护系统;从2017年至2022年,用5年时间开展并完成了新一轮资源本底调查,率先采用PDA采集全要素数据、开发科考APP并取得软件著作权、制作融合二维码技术的新型植物标本,形成科考专著9类11本及2000GB的海量调查数据;先后与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,并借助社会力量,开展了黑熊、林麝、长果安息香等专项监测研究培养核心优势。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,在五峰县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武陵山(湖北)野生动植物标本馆,打造宜昌第一、全省领先、武陵山区独特、全国一流的自然保护区动植物标本馆,同时,在保护区外建成了大型猫科动物驯繁基地,完善了基层站所建设。探索生态价值转换。既要生态“高颜值”,又要发展“高价值”,还要老百姓的“获得感”。建立野生蜜源植物保护示范区、发展中药材等增加维生价值;开展科普教育及适度生态旅游,彰显保护区生态资源价值。2022年,保护区所在的2个村5个组380多农户,养殖中蜂2000余箱,种植中药材500亩,开办农家乐23家,参与保护和旅游从业人员150人,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,老百姓获得感明显增强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惠民共赢。

下一步,后河管理局将以该荣誉为新起点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,为宜昌建设山水辉映、蓝绿交织、人城相融”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提供本底支撑。